會東縣全力構建老百姓幸福生活
為了將民生工程落到實處,做到百姓心上,會東縣提前謀劃,在梳理、歸納、整合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把加強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幸福指數作為重點,著力加強社會保障,繼續抓好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加快推進城鄉社會養老、基本醫療保險一體化進程,加強城鄉低保動態管理,不斷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同時,加緊實施舊城改造,強化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把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作為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質、增強群眾生活幸福感的有效手段。完成改造仁和廣場主體工程,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建設,廣泛開展文化下鄉和全民健身活動;鼓勵各類文學藝術創作,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增強縣域文化軟實力;積極發展社會養老服務;落實經適房建設,加快推進移民新村建設,高標準改造農村D級危房,切實改善城鄉群眾住房條件。
從2007年開始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以來,截至2013年,全縣先后有1200戶城市低收入家庭住上了干凈、舒適、溫暖的樓房,圓了期盼多年的“住樓夢”。
“現在和以前住的地方相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過去租住的兩間小屋,冬天冷,夏天又熱又潮,衣服發霉是常有的事。全靠黨的好政策,我也住上這么好的樓房。”7月5日,家住城北三合小區(經濟適用房二期)的退休教師李國選對記者說。
近年來,隨著房價的節節攀升,低收入階層只能對高房價望而卻步。今年41歲的張華,1994年因車禍高位截癱,生活極其不便。“前年(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我搬進了城北廉租房,最令人頭疼的住房問題解決了,平時扎點花圈、賣點小百貨,生活不成問題!”說起新家,張華臉上綻開了久久不褪的笑容。
廉租住房政策的實施像一縷陽光,溫暖著每一戶困難家庭。自2009年會東縣啟動廉租住房建設工作以來,已建成多層廉租住房150套,在建電梯廉租住房200套。截至目前,150戶城市低收入家庭住上了干凈、舒適、溫暖的樓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www.tokensetting.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