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佛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在昭覺寺召開
寺院活動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昭覺寺立即受到政府的保護,并被省、市人民政府明令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次撥款進行維修。
寺院的宗教活動正常開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
在土地改革期間,寺僧54名,分得田39.27畝,地17畝,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農禪生活,同時煥發了空前高漲的生產勞動的積極性。
當時的糧食畝產就達到千斤以上,從來就為當地糧食畝產的最高產量。監院廣隆法師曾被評選為全省勞動模范。
1956年,在實行合作化的高潮中,寺院自己成立了農業生產隊,同時受糧食加工部門的委托,成立淀粉加工坊。
在國家遭受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期間,面對著商品奇缺和價格昂貴的周圍環境,昭覺寺還無償向農業生產隊提供紅苕種一萬余斤、紅苕藤數萬斤,支援了當地的農業生產,也履行了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教誨,受到社會的贊揚。
解放后昭覺寺第一任方丈是當年曾極力推辭,堅不升座的慈青法師。
法師俗姓杜,名白,滿族,成都人。早年依新繁戒明和尚座下出家,曾經到西藏學法,具有極高的佛學造詣,持戒精嚴,受到廣大佛教徒的崇敬。
當被闔眾師父重新禮請回寺時,義不容辭地立即承擔起領眾的擔,率領僧團,管理好寺務。
與此同時,1951年6月,他同王文鼎居士發起倡議,在成都武圣街十方堂成立了成都市佛教徒學習小組,組織起一百余人學習政治、時事和《共同綱領》。由于學習活動開展得十分踴躍,1953年,在文殊院,該小組擴大成成都市佛教徒學習委員會,仍青法師為主任,劉亞休居士當選為副主任。
1956年,教四眾弟子的普遍請求,慈青法師同圣欽。寬霖、宗鏡潛、圓照、劉亞休、張凈侯、牛次封等九人聯名具文,向成都市人民政府提出成立成都市佛教協會的申請。
同年月2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準由他們成立成都市佛教會籌備委員會,組成人員除他們外,增加宏暢、廣隆、隆澤光朗、伍心言和熊子寧。
成都市佛教協會就是在慈青法師的努力下成立的1957年1月8日至10日,成都市佛教徒代表會議在文院隆重召開,慈青法師在圣欽法師致開幕詞后,作《關于都市佛教徒解放以來的情況報告》又并當選為會長,會議出圣欽為名譽會長,寬霖、牛次封、劉亞休為副會長,昭寺監院廣隆法師與張凈侯、宗鏡、圓照、能潛等九人為常理事。
成都市佛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是1962年10月日在銀絲街招待所召開的,會議歷時10天,代表53人。在這屆會議上,永光法師當選為會長,慈青法師以四教協會會長的身份,被禮請為名譽會長。
昭覺寺監院福田和能真,以及水光、寬霖、心全、光性、仁勛、永建、能潛當和能真,以及永光、寬霖、心全、光性、仁勛、永建、能潛當選為常務理事,福田當選為秘書。
昭覺寺始終在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并在新的形勢下,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1957年,原草堂寺的僧人也被集中安置在昭覺寺里。
在‘大躍進”時期,為響應國家“大辦鋼鐵”號召,寺院將所有能捐獻的金屬都捐獻給國家,同時組織僧人積極參與同天主教、道教等友教共同興辦硝廠、農藥廠等活動。
一批在昭覺寺成就并卓具造詣的僧人,為適應社會的需要,也經政府安排,走出昭覺寺,離開衣缽堂,到更廣闊的領域施展才華,其中有海燈法師,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清德法師1948年在昭覺寺受戒后,曾被送往中國佛學院深造,畢業后曾任四川省資中縣佛教協會籌備組負責人,內江市圣水寺方丈,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和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濟塵法師早年從慈青法師披剃,1942年在昭覺寺于定慧和尚座下受具戒,參加社會主義建設退休后,長期在彭州地區開展宏法活動,開建彭州銀廠溝接引殿、丹景山金華寺和九隴鎮關口佛光古寺,是成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等等。
該文章源百度百科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