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將編撰《彝族醫藥大典》不僅將服務百姓健康,還將進一步助
涼山州將編撰《彝族醫藥大典》不僅將服務百姓健康,還將進一步助推我州彝醫學保護和經濟發展
彝族藥物是彝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中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所能收集到的最早的彝族醫藥文獻寫于明朝。
彝醫不僅重視治療疾病,同時也強調預防疾病。養生和預防是彝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彝醫在治療上有內治法和外治法。內治法主要靠口服,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酊劑。外治法包括外包、外敷、燒火、熏蒸、洗浴、割治、放血、針刺、拔罐、推拿按摩等。彝藥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化學、自然土及水。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彝醫植物藥多以鮮品入藥,并且使用單味藥較多,常見的用法有搗爛、揉爛、外敷、咀嚼、熬水內服和燉雞肉服。彝族地區產名貴藥已有悠久歷史,特別是涼山地區。涼山地區除有豐富的植物藥外,動物藥中珍貴者亦極多。
新聞加點料
本報訊
為搶救和保護珍貴的彝族文化遺產,對彝醫藥學理論實踐和歷史成就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集成,涼山州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決定組織編撰《彝族醫藥大典》。5月19日下午,州衛生計生委在西昌召開了《彝族醫藥大典》編撰啟動儀式暨編撰立項會議。我州17縣市衛生計生局局長、中醫科(股)長、中醫(民族醫)醫院院長、州級相關部門、州直醫療衛生計生單位負責人、州內彝醫藥專家、云南和貴州的彝醫老專家、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和西昌學院領導、彝醫藥專家共150余人參加會議。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達久木甲,全國政協常委、涼山州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阿什老軌等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州衛生計生委主任羅劍平介紹了《彝族醫藥大典》編撰工作的重要意義及編撰籌備工作情況。達久木甲,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機關黨委書記張大鳴,四川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原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殿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張毅教授等領導對《彝族醫藥大典》的編撰提出了指導意見和要求。會議對編撰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聽取了與會代表對編撰《彝族醫藥大典》的寶貴建議和意見。
會議指出,彝族醫藥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彝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藥用資源,不斷總結而形成的醫學體系,是我國優秀文化、傳統醫學和現代衛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彝族醫藥文獻作為一種可開發的資源,不僅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具備了可供市場開發的經濟要素,具有經濟價值,編撰《彝醫藥大典》,要注重在彝族醫藥文獻中發現一些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劑和藥物,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將其合理開發利用,投入到市場中去,不僅能廣泛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健康,還能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必能帶動地方醫藥產業的發展。
同時,根據《執業醫師法》、《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推動彝醫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是確定彝醫合法身份、確保彝醫診療技術傳承創新的關鍵。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是需要完善彝醫藥理論體系,因此,整理編撰一部完整的彝醫藥典籍是所有問題的基礎。對此,州衛生計生委考慮在全州范圍內開展一次彝醫藥理論的收集整理,形成一部以涼山彝醫藥為切入點,涵蓋彝醫發展史、彝醫基礎理論、彝族藥物學、彝族方劑學、彝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適宜技術、保健技術等內容,將其作為臨床工具書或教學課本。為完善彝醫藥理論體系奠定基礎,從而推動彝醫藥事業創新、彝醫藥人才培養和促進彝醫藥產業的壯大發展。
會議強調,《彝族醫藥大典》的編撰是我州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抓住機遇,傳承創新,大力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的重要舉措。圓滿完成《彝族醫藥大典》的編撰,將進一步推動我州彝醫藥發展,帶動涼山經濟發展。
據悉,《彝族醫藥大典》的編撰得到了國家和省州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將其納入2016年科研項目。
會議要求,各相關單位要充分認識編撰《彝族醫藥大典》的重要意義。州衛生計生委一定要組織好、實施好,要廣泛征詢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確保全民動員、全民知曉,積極獻力獻策,組織臨床驗證將確有療效的治療方法、藥物等充實到《大典》中。州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州衛生計生委做好編撰工作。在編寫過程中,一要認真總結彝族醫藥文獻的學術思想和價值,賦予彝醫藥歷史文獻鮮活的生命力。二要對現有的彝族醫藥的基礎理論進行整理、研究,形成完整、完善和系統的彝醫藥基礎理論。三要在彝醫藥診療技術的發掘、整理、規范、推廣上下功夫,實現新的跨越。四要著力建立彝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提高臨床療效和彝醫藥基層服務能力。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tokensetting.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