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全國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
10-22
篇一:
通過認真學習“全國道德模范”事跡,我深深的體會到:要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實踐社會注意榮辱觀,努力營造知榮辱、講義氣、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本次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中評選出“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誠實守信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和“孝老愛親模范”等五個方面53名模范人物。此舉動既符合社會現實實際,又具有重要的社會引領作用,同時,還十分具有可操作性,體現了人們常說的“重在建設”中的道德建設,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贊同和認可。社會風氣、文明風尚是一個社會導向的反映,社會風氣、文明風尚需要強力引領。中華民族從來就有重視道德建設的光榮傳統和文明傳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也。提倡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提倡誠信,處處以誠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殘扶弱救困濟危;提倡路見不平見義勇為;以及提倡敬老奉親感恩孝敬,從來是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們大聲疾呼的事情,也從來都是全社會心向往之的目標。現在政府正強力建設和諧社會。讓我們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做先進,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為建設國家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力量。每一個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在學校的教學生活中,讓我對方永剛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永剛同志是“全國道德模范”中的“敬業奉獻模范”,他是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人,專業技術7級,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他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旅行著自己的職責。他讀過《鄧小平文選》等書籍,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著進一步、深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員、青年教員成才標兵,榮立三等功一次。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干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后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2007年6月20日,中央軍委授予方永剛同志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榮譽稱號。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個人品質的一種根本體現,一個且具有崇高品質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處,即都可以約束人。但道德對人的約束更多的取決于個人的品質。而法律對人的約束則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違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是一種治標的手段。道德雖然不是制止不良風氣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最終需要每個人道德素質的提高。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今社會,權、錢、色等欲望讓人們不惜做出重大的犧牲而做出違法的事。因此在全社會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個漫長和過程。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加快這個過程。現在,胡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我認為這必定是提高人們道德素質的一種很好的催化劑。
學習關于五個方面的模范事跡,將“科學發展觀”和“八榮八恥”的理論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是目前我們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做的。今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許許多多助人為樂的人、見義勇為的人、誠實守信的人、敬業奉獻的人、孝老愛親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是公民道德行為的主流,他們更是影響社會風氣的中堅力量。同時,也將自身工作努力提高,在教育教學行業上向方永剛同志學習,以敬業奉獻為宗旨,搞好教育工作。
時代進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道德模范,也培育著千千萬萬個道德模范。當前,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全國道德模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學習好全國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質,在全文形成學習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在學、長、促、出活動中進一步宣傳公民道德事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當今事業和諧健康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前進,共創美好未來!
篇二:
10月1日晚上,我特意看了央視播放的感動中國,德耀中華的頒獎儀式。那些人和那些事,深深的感染著我,從他們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大愛,什么是誠信,他們是中華人民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從心里說,我覺得那些人我十分佩服的,因為他們做到了在他們那種情況下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我們,感動著中國,感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感動的不僅僅是他們,而是他們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那種無私奉獻的愛。我想社會上正是有了他們這些人無私的愛,我們的生活才會這么美好。他們的先進事跡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折射出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平凡中升華出不平凡,體現出舍己利他的崇高品格,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感人事跡,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觀看了《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節目后,感動于孝老愛親吳林香的孝順懂事的先進事跡,我深深地感到,她的事跡應該讓我們看了汗顏。
因為這讓我想起我前幾天上過的一節綜合實踐課,是關于洗菜、摘菜的勞動節技能。經過調查、展示,班上有幫助父母洗過菜的學生沒有幾個,連最簡單的洗蘿卜都不會,基本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所以,看了吳林香的事跡,真正讓人感受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值得所有的獨生子女好好學習。
全國道德模范廖月娥傾情照顧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正含義。
相對于我們這些整天忙碌于工作、事業中的人來說,能做到天天服侍家中的老人確實不易,甚至根本做不到,甚至常年不回家看望老人的都大有人在。不是有新法規出臺“常回家看看”嗎?兩相對比,我們每個人都要從道德模范身上得到啟示,不但要常回家看看,還要常關心、常照顧、多孝順、多行動。
我就是這樣踐行著“孝道”。我無論多忙、身體多么不舒服,我必定每個星期回老家一趟,看望我年邁的父母,幫老人洗頭、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回憶往事、說說自己的工作情況,當然肯定是“報喜不報憂”,以便讓老人放心,讓老人安度晚年生活。
這場彰顯道德精神的晚會,讓我深深認識到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是他們的愛與付出讓奉獻與感動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這些道德模范就在我們身邊,是生活、工作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用愛心、誠心、責任心和浩然正氣,在平凡中創造了不平凡的感動,也為我們年輕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的我要在普通中堅持道德,實踐道德,在平凡的工作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