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時路 展望艷陽天
今日新喜德今年66歲的退休老干部蘭鵬飛,是喜德第一部縣志的常務副總編輯。說起喜德的建縣歷史和發展軌跡,老人如數家珍。
“為了推出第一本縣志,我們當時負責編輯的人跑遍了全縣的各行各業,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文件資料,對喜德縣歷史發展脈絡有著深刻的了解。可以說,這是一個在新中國光芒照耀下全新誕生、全新成長的民族地區縣,每一步發展進步,都印證著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光輝和關懷,喜德縣的各族人民群眾也因此對中國共產黨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絕對的信任。”
據蘭鵬飛介紹,1952年8月,當時的西康省政府報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劃西昌紅毛媽姑彝族自治區和冕寧縣第四區合并置縣。1953年2月25日,喜德正式建縣。盡管前期省、州下派的建縣工作團已經為民族改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從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一下子邁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喜德山區群眾還是不能完全適應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體制。
“建縣之初,政府給老百姓發放糧食和生產資料。好多村民白天收到之后,晚上又偷偷背到奴隸主的家中,思想上還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放。為了讓這里的老百姓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平等性,縣委、縣政府做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僅從思想認識上幫助大家站了起來,而且贏得了廣泛的擁護和信任。”
據悉,民族改革之后,喜德縣的廣大農民才走上了農業集體化的道路,糧食總量才從1956年的13520噸上升至1966年的24035噸,同時,鍛煉出了一批基層干部。之后,喜德縣的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闊,特別是1986之后,“三農”問題解決力度越來越大,農業結構穩步調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穩定。從2006年起,喜德縣特色農業也逐步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馬鈴薯、花椒、烏骨閹雞和烤煙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助農增收的有力支柱。與此同時,通過招商引資,農產品加工企業也開始興起。其間,還歷經了1989—1992年以基本解決生存問題、實現“二六”指標(即年人均純收入200元,年人均有糧600斤),1993—2000年以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實現“五八”指標(也叫“八七”扶貧攻堅,即年人均純收入500元、年人均有糧800斤),2001—2010年以繼續解決溫飽和鞏固越溫成果為中心,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提高貧困地區發展能力為目標,全力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今天,喜德縣正在實施的2011—2020年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貧困村為重點,以貧困人口為基本扶持對象,把增加扶貧對象收入,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縮小發展差距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推動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設的扶貧攻堅的四個階段。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激發了喜德人民的生產熱情和創造更好生活的積極性。喜德工業也隨之從空白中起步。1958年,喜德縣建起農具廠和拉克鐵廠兩個全民企業和一個集體縫紉社,燃化、冶金、采礦和加工業由此起步;1961年,開始有能源工業;1965年開始有建筑工業;1970年開始有建材工業;80年代開始有石材生產和文化用品業。1986年至1996年,喜德工業在體制改革中自我完善和發展,先后經歷簡政放權、落實各種經營承包責任制和貫徹執行《企業法》、推行現代企業制度三個階段。到2006年,喜德全縣已基本形成以礦業、冶煉、建材、食品和民族工藝品為支柱的工業結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開始顯現。
從2006年開始,喜德社會經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全縣各族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持“農業立縣、工業強縣、旅游亮縣、科教興縣”戰略,縣域經濟整體推進,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不斷改進,農業區域性開發和產業規模初顯成效。特色產業“一薯、一雞、一花椒”已形成規模,加快了農民脫貧奔小康的步伐;國企改革深入推進,企業煥發新的生機,二、三產業齊頭并進,“一酒、一電、一園區”日益壯大;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招商引資成績斐然,能源、礦產、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五大工業支柱迅猛發展;新興的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一山、一泉、一風情”的旅游規劃全面實施;交通、通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展現了高原古鎮“喜德拉達”的靚麗新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設,促進了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和民族法治建設及教科文衛等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全縣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觀今宜鑒古,鑒往可知來。
一路走來,喜德60年的發展變遷令人感嘆,也催人奮進。
站在新的起點上,喜德縣步履穩健、目標明確,奏響了又一曲致力于發展的激昂樂章:將突出項目投資拉動和產業支撐,著力“城鎮、民生、基礎設施、生態和干部作風”五大建設,著力開放開發、投資拉動、重點突破,大力發展“一帶”、開發“一片”、帶動全縣,實現“工業增速、農業增效、旅游突破”,奮力推進喜德加快發展、科學發展、超常規發展,實現民族貧困縣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小康。
蘭鵬飛在回憶喜德歷史時這樣總結:“縱觀喜德建縣與發展歷史,各族人民勤勞勇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埋葬了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邁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走出了一條金光閃閃的康莊大道!”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