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建好省級畜牧重點縣 奏響經濟發展最強音
“今年,我家新修了4棟標準化圈舍,政府支持了8萬元,幫助我增收6萬元。”會東縣小岔河鄉新洪村村民耿德昌高興地說,畜牧局搞的畜牧小區、畜牧示范戶建設為他們帶來了更強的致富動力。
去年開始,會東縣啟動第二輪省級現代畜牧重點縣建設工程。今年又爭取到中央、省、州7個項目,在全縣各鄉鎮實施,總投資達4552萬元。
畜牧重點縣要建成什么樣?會東思路清晰:力爭到2015年,使生豬、肉羊規模養殖70%以上,肉類總產量14.5萬噸;畜牧業產值達到占農業總產值比例的55%以上,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3100元,推進畜牧生產大縣向畜牧經濟強縣跨越。
畜牧重點縣應該怎么建?會東堅持“產村相融”的理念,堅持農民增收的核心目標,堅持示范引領的工作方向,突出特色產品,將生態養殖與綠色種植相結合,穩步推進畜牧產業結構調整,構建以適度規模養殖為基礎的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建設體系、以品種改良為抓手的品質提升體系、以龍頭企業加工為牽引的生產體系,以種養循環為核心建設種養平穩、農牧互動,生態循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畜牧產業體系。
建重點縣 根本在頂層為了重點縣建設工程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會東成立縣長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帶領有關部門整合行政資源,制定政策,完善措施,統籌資源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按“適度超前、整體規劃、分步推進、突出特色”的要求,全面聚合發改、畜牧、環保等部門突出區域特點,突出產業特色和優勢,科學編制現代畜牧重點縣建設規劃。著重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財力投入,保證地方財政和各項支農資金支持現代畜牧業的比例逐年擴大,將規模養殖用地納入土地總體利用規劃,優先安排解決現代畜牧業發展建設用地。捆綁使用國家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生豬標準化建設等項目資金,建設示范基地,引導農民推動優勢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做優主導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加快畜牧產業轉型升級。
在發展內涵上,本著“強基固本、提質增效”的原則,強調把生豬和黑山羊做成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助推器,做成會東畜牧業的金字招牌。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發展荒山養殖、林下養殖。
產業騰飛 基礎在園區會東著力將養殖園區與新村建設結合,與種植業結合,全面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的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發展模式。依托養殖企業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技術,采用厭氧發酵生物工程技術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實現“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標準化養殖,高標準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壯大規模養殖戶隊伍,做大產量,推動產業發展與建設優美環境有機統一,建成供應川滇的優質生豬生產基地。
今年已捆綁省州畜牧項目,投入資金1767萬元。全年將改造舍飼棚圈300戶,新建示范戶330戶;新建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小區)15個、標準化示范戶110戶,黑山羊規模養殖戶140戶、標準化示范戶200戶。而2013年在馬龍鄉馬龍村投入304.8萬元實施整村推進戰略,已建成黑山羊養殖示范戶128戶,種植人工牧草500畝,現該村黑山羊存欄8120只,年出欄至少2500只,戶平養羊收入達到4.57萬元,成為了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典范。
著力培育、扶持、發展養殖企業,牽引專合組織建設,將農戶的分散飼養納入產業化經營中,壯大優質特色禽畜規模,提高產業抵抗風險、增加效益的能力,已累計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10個。用現代理念經營畜牧交易市場,加快營銷市場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強化市場輻射、帶富功能;同步建工廠做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打造綠色無公害的特色禽畜肉產品品牌,提高畜牧產品創造財富的能力。
作為今年畜牧“重頭戲”的永盛奶牛場和肉類屠宰加工廠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永盛奶牛場目前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引進奶牛230頭,年底將達到500頭,并組建了會東第一家奶牛合作社。肉類屠宰加工廠已投資200萬元,完成前期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土地“招拍掛”手續。最終將實現年屠宰加工肉羊70萬只、生豬30萬頭。
產業續航 保障在質量會東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場(小區)、技術要領直接到人。今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1期700人(次),發放各類畜禽養殖技術資料1萬余冊(份),選派123名畜牧科技指導員聯系805戶規模養殖戶(場),開展“一對一”技術幫扶,直接到戶指導9000多人次。
大力實施良種工程,建設1個常年存欄種豬1200頭的原種豬場、5個二級擴繁場、5個生豬人工授精站,加上基本建成的種羊場、核心育種戶、養殖園區三級黑山羊良繁體系,擇優引進種豬、種公羊,不斷完善豬、羊三級良種繁育體系,提高良種覆蓋率,生豬和黑山羊改良面分別達到97.5%和94.3%。放大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張力,改良本地黃牛。
同時,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畜牧業科技支撐體系,及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廣泛參與的科技推廣體系,提高科技成果應用率。加快推進基層畜牧醫療機構建設,進一步強化三級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構建網絡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快建設電子出證基層網點,推進禽畜生產“全程可控”,建設畜產品質量溯源體系,保障禽畜產品質量安全。
依靠現有的黑山羊產業基礎,加快培育新品系,加快創建“會東黑山羊”產業品牌、中文域名、網站,打造聯動川滇、輻射西南、走向全國的優質商品肉羊基地。
增加的不僅是圈舍和人工草場,養殖業和林果業、種植業的結合有效解決了糞污處理及種植業的施肥和灌溉問題,實現了種、養業相互倚存、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在畜牧產業發展上,我們的思路是抓總量、抓源頭、抓標準、抓龍頭、抓市場、抓保障,促進產業規模化、良種化、規范化、立體化、品牌化發展,爭取2015年實現產值30億元。”該縣畜牧局負責人表示。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