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快速反應提升綜合測發能力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快速反應提升綜合測發能力
中新網西昌11月27日電(張曉霞陳秋均杜財) 從發射能力每年發射3發到10多發、從1星1箭測試到3星2箭同時在發射場區測試……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大力開展快速發射數據分析、快速總結評估、快速射后恢復、快速狀態轉換,以快速反應提升綜合測試發射能力,從而確保高密度條件下一顆顆中外衛星從這里順利發射升空。
以往火箭點火升空后,只能根據火箭飛行的相關數據判斷衛星是否進入預定軌道,而對于星箭飛行過程中的情況、飛行姿態以及是否出現故障等問題,需要2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所收集到的參數匯總、整理得出結果。顯然,這樣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高密度、高強度的發射任務需要。
提高任務數據評估速度迫在眉睫,經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快速評估分析系統》應運而生。“有了這一系統,可以在火箭點火升空后的5分鐘內對火箭飛行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快速評估火箭飛行狀態是否正常,衛星入軌參數是否精準。”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科研負責人說。
據介紹,為實現這一技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系統工程師收集整理了歷次任務數據,建立龐大信息數據庫,將實時任務數據與系統儲備的歷次任務數據進行參照。同時,通過比對各項參數,在第一時間對火箭飛行參數進行判讀和比對,以此評估火箭飛行狀態是否正常,快速定位火箭飛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為相關工業部門改進設計奠定科學基礎。
以往一次衛星發射任務結束后,從發射場狀態恢復到滿足執行下一次任務,一般需要半個月的時間。為應對新一輪高密度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項目管理為牽引,識別需要進行射后恢復的所有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進行前后順序的調整和優化組合,使各項轉換縮短到4天,為下次發射任務的火箭轉場贏得寶貴時間。
據悉,去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現在不同工位間隔15天連續發射、相同工位間隔18天連續發射同、3個半月內完成6次衛星發射、7天內完成3次跟蹤測量任務。所有這些,都得益于快速反應系統發揮的重要作用,該中心科研試驗綜合能力也在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中不斷提升。源涼山新聞網
以往火箭點火升空后,只能根據火箭飛行的相關數據判斷衛星是否進入預定軌道,而對于星箭飛行過程中的情況、飛行姿態以及是否出現故障等問題,需要2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所收集到的參數匯總、整理得出結果。顯然,這樣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高密度、高強度的發射任務需要。
提高任務數據評估速度迫在眉睫,經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快速評估分析系統》應運而生。“有了這一系統,可以在火箭點火升空后的5分鐘內對火箭飛行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快速評估火箭飛行狀態是否正常,衛星入軌參數是否精準。”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科研負責人說。
據介紹,為實現這一技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系統工程師收集整理了歷次任務數據,建立龐大信息數據庫,將實時任務數據與系統儲備的歷次任務數據進行參照。同時,通過比對各項參數,在第一時間對火箭飛行參數進行判讀和比對,以此評估火箭飛行狀態是否正常,快速定位火箭飛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為相關工業部門改進設計奠定科學基礎。
以往一次衛星發射任務結束后,從發射場狀態恢復到滿足執行下一次任務,一般需要半個月的時間。為應對新一輪高密度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項目管理為牽引,識別需要進行射后恢復的所有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進行前后順序的調整和優化組合,使各項轉換縮短到4天,為下次發射任務的火箭轉場贏得寶貴時間。
據悉,去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現在不同工位間隔15天連續發射、相同工位間隔18天連續發射同、3個半月內完成6次衛星發射、7天內完成3次跟蹤測量任務。所有這些,都得益于快速反應系統發揮的重要作用,該中心科研試驗綜合能力也在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中不斷提升。源涼山新聞網